值得买科技-分享、推荐高性价品牌产品购物排行榜!

「芯片」新款MacBook没有王炸,苹果开始「耍花招」

36氪 真实性核验

认证:数码产品优质原创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06 22:21 来源:什么值得买

浏览量:2672 1335次收藏

分类:数码产品 热点直播airZAKER

本文有1743个文字,大小约为8KB,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导读]: 原文标题:新款MacBook没有王炸,苹果开始「耍花招」 全球消费环境剧变时,更轻薄的产品和有强大处理能力的系统才能吸引更多新用户入场。 文|袁斯来 编辑|苏建勋 来源|36 碳(...

精选评测好文

 

原文标题:新款MacBook没有王炸,苹果开始「耍花招」

全球消费环境剧变时,更轻薄的产品和有强大处理能力的系统才能吸引更多新用户入场。

文|袁斯来

编辑|苏建勋

来源|36 碳(ID:carbon_36kr)

封面来源|IC photo

今年 WWDC,最受关注的明星并未登场。在发布会前,最热闹的讨论是苹果是否会在 WWDC 发布 AR/VR 头显。据报道,团队已经在苹果董事会上展示了头戴设备,并在开发操作系统 Reality OS。可惜 AR/VR 设备最终没能出现。

苹果也给出了一些惊喜,iOS 16、iPadOS 16 和 MacOS 更新,更轻巧的 MacBook Air 发布,当然还有 M2 芯片推出。

去年 WWDC 最大的亮点是支持多设备协同的 MacOS Monterey,而今年软件最大的革新来自 iPadOS。

和 Monterey 类似,这次 iPadOS16 很注意生产力挖掘,包括引入 MacBook 的台前调度功能,将多任务处理提升到新的高度。

另一个惊喜则是 M2 芯片的发布。今年 3 月苹果春季发布会只发布了 M1 的缝合版本 M1 Ultra,其实不过是权宜之计。M2 是苹果在性能之外的另一种探索。

苹果正为不同产品开发不同侧重点的芯片。这一次,M2 关注性能最大化同时,尽可能降低功耗。新一代 CPU 和 M1 相比,性能提升 18%,能耗只有四分之一。如果达到主流 12 核芯片 90% 性能,功耗同样只有四分之一。GPU 则有 10 个核心,比 M1 多两个,但和 M1 同样功耗下,性能提升 25%。

M2 的低能耗让苹果可以将 MacBook Air 做到极致轻薄。新的 MacBook Ai 体积减少 25%,厚度只有 11.3 毫米,重量不过 2.7 磅(1.2kg),同时能保证 18 小时续航时间。新 MacBook Air 和 iPhone 类似,都使用可回收稀土材料。

从 M2 和 iPadOS 16 也可以看出,苹果在尽可能压榨硬件性能。全球消费环境剧变时,更轻薄的产品和有强大处理能力的系统才能吸引更多新用户入场。

M 芯片的烦恼

比起 M1 Max 和 Ultra 版本,M2 这次并没有在性能上有太多飞跃,更多是降低功耗。它让更轻薄的 MacBook Air 得以诞生,但背后带着一丝无奈。

今年 3 月 M1 Ultra 发布时,多少带点违和感。无论如何强调算力提升,M1 Ultra 终究是两块芯片的缝合。

2020 年 11 月,M1 亮相惊艳业界。一年半中,苹果不断迭代 M1,刺激更多老用户换机。M1 Pro、Max 和 Ultra 先后发布,涵盖不同用户群,如 Ultra 针对的不是大众市场,而是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影片处理、动画建模等专业人士。

虽然 M1 Ultra 被称为 " 性能怪兽 ",但人们期待消费级 MacBook 芯片性能再上一级。空气中弥漫的热情集中于 M2。

然而,M2 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M1 芯片使用 5nm 制程,M2 仍然沿用此制程,此前爆料的 3nm 制程终究火候未到。

即便强悍如苹果,也撞上到物理规律的铜墙。一个共识是,摩尔定律已经失效,芯片研发者们很难再突破物理限制,让集成电路的晶体管数量每隔 18 个月就翻一倍,同时还要尽量保持低成本。

2020 年 M1 发布时,封装的晶体管数量超过 150 亿,2021 年 M1 Max 封装的晶体管达到了 570 亿。M2 则为 200 亿晶体管,没有在 M1 基础上翻倍。

可以看到,单片芯片的容纳量已经走到极致,因此才会出现 M1 Ultra 这种 " 缝合怪 " —— M1 Ultra 的晶体管数量比起 M1 Max 又翻了一倍。他们不得不将芯片拼接,换得更大的空间。

这种先进封装很巧妙地解决了摩尔定律失效的问题,但更多人期待苹果向极限更进一步,在一块芯片上塞入更多晶体管,产品价格还不会飙涨。

因此大家才格外期待 M2。英特尔芯片已经萎靡太久,苹果的闯入带来了新的可能。M1 横空出世打破了芯片行业沉寂的空气。它有强大的算力,足够低的成本,还勾勒出了设备无缝互联的未来。

可惜苹果也无法两全,M2 算妥协的产物:维持成本现状,以降低功耗作为卖点,而非性能跨越。M2 放在 MacBook Air 上很合适,但 MacBook Pro 的用户可能需要更强大的处理能力。苹果在下一次发布会,还能拿出怎样的芯片?

MacBook Air 新款,图片来自苹果官网

苹果并非第一个被诟病 " 挤牙膏 " 的公司,高通骁龙系列也陷于停滞。M1 Max 和 M1 Pro 无非还是在 M1 基础之上堆叠 CPU 和 GPU,Ultra 已经证明即使堆加也遇到瓶颈。

继续提效降本的隘口是台积电这样的芯片厂商。他们在 3nm 制程上停滞了一段时间。只有它们新架构成熟,真正解决物理极限,芯片性能才可能再次跃升。不过这三年内,小于 3nm 制程的芯片还很难量产。苹果也需要等待先进制程成熟。

当然也不必为苹果担忧。三星、英特尔、高通在内的厂商都陷于芯片研发缓慢的困局,苹果软硬件无可替代,仍有足够的缓冲时间。

更重要的 iPadOS

2022 年第二财季财报(2022 年 Q1)中,苹果 iPad 系列总营收出现了小幅度下滑,苹果解释是因为供应限制,而不是需求不足。

但这条理由显得有些苍白。2022 年第一季度,根据 Canalys 数据,iPad 在中国大陆出货量下降了 29%。相比华为、联想等安卓厂商 10%-17% 的下滑,iPad 遭遇更惨痛。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苹果必须加强 iPad 竞争力。

疫情助推了 iPad 增长,2019 年时,iPad 营收为 212.8 美元,到 2021 年就涨到 318.62 亿美元,增长超过双位数。根据 IDC 数据,2021 年平板出货量创下 2016 年来的新高,苹果一家占去三成以上份额。

但安卓厂商的实力正在增强,在高端市场,三星今年春季发布了平板 Galaxy Tab S8 UItra。三星这款产品的特色就是高配,屏幕尺寸超过笔记本电脑,为 14.6 英寸的 AMOLED 屏幕,为三星的当家产品。电池容量超过最近发布的 iPad Pro。

如果只看硬件配置,安卓平板和 iPad 并驾齐驱。iPad 最大的优势在于 iPadOS。苹果当然意识到,此时已经到了挖掘生产力极限的时刻。

去年 macOS Monterey 为 iPad 和 MacBook 协同铺路,今年 iPadOS 更新则更专注于平板自身功能的挖掘。

此次 iPadOS 最大的更新便是增加了多任务处理,竭力让 iPad 有接近于电脑的操作。引入台前调度功能后,用户可以自由调整窗口大小、迅速切换多个 APP、第一次在重叠窗口中工作。如果接入外界屏幕,iPad 上可以使用高达 8 个 APP。这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其实也是目前平板的趋势,也即是在保证轻薄同时,更靠拢 PC。

对于 " 多任务处理 " 功能,用户已经呼吁多年。直到今年 WWDC,这一改动才姗姗来迟。苹果终于愿意拧出更多汁水,这背后其实是 iPad 正面临的严峻市场环境。三星 Tab S8 系列价格已经和 iPad 系列相差无几,更细分的设计、办公市场有微软 Surface,中低端的价位段则不缺中国厂商。iPadOS 这次喜闻乐见的更新,也是苹果的反击。

推荐阅读:扫拖一体,我和我妈都说真香!安克创新L70激光扫拖机器人使用体验<\a>

其他人还看了

贝尔金为MacBook/iMac定制专用iPhone支架

没有我这气质,不要给MacBookPro当托儿,ORICO全金属笔记本支架评测

200多块让苹果笔记本重获新生,MacBookAir换电实测

兼容MacBookAir399元

苹果新MacBookAir、MacBookPro13国行价公布9499元起

哎呦不错哦,赞!(252)
打赏 打赏打赏给作者

郑重声明:本文“「芯片」新款MacBook没有王炸,苹果开始「耍花招」”,https://nmgjrty.com/shumacp_463790.html内容,由36氪提供发布,请自行判断内容优劣。

上一篇:「ios」别更了,苹果这次最大升级就这一个!

下一篇:「ios」首次开放这项功能!全新的iOS16究竟有何不同?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