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买科技-分享、推荐高性价品牌产品购物排行榜!

「华为」竞赛大佬在华为:网络专家出身斯坦福物理系,还有人“工作跟读博差不多”

量子位 真实性核验

认证:数码产品优质原创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22 00:45 来源:什么值得买

浏览量:2223 1271次收藏

分类:数码产品 新闻资讯直播视频

本文有2009个文字,大小约为9KB,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原文标题:竞赛大佬在华为:网络专家出身斯坦福物理系,还有人“工作跟读博差不多”

华为招揽 " 天才少年 " 这事儿,这几年可谓是名声在外。

但其实,论起尖端人才,更有一群竞赛大佬,早已在扎根其中,搞起了基础研发。

听上去有点离谱的是,拿下过国际物理奥赛金牌的斯坦福应用物理学博士,竟在菊厂搞起了网络。

也不乏光学博士,敲起代码成了数据库团队的一员……

这是怎么肥事?莫非 " 清北 "、" 常春藤 " 在华为的实验室里已经不够看,要 " 卷 " 还得另辟蹊径?

还是华为对外说得好听 " 重视基础研究 ",实际上是把高材生们搞进去 " 拧螺丝 " 了?

我们跟华为的技术专家们面对面,就这些问题好好聊了聊。

" 我没学过网络,你们喜不喜欢?"

在搜索引擎里敲下 " 管紫轩 " 这个名字,你会发现他早在中学时代便 " 学神 " 光环等身:全能型竞赛选手、海淀区中考状元、第 40 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

在加入华为数据通信研究部之前,他一路在物理学领域深造,于 2018 年拿到了斯坦福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

因为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与电池有关,初离校园,他原本打算在国内工业界找到一个位置,继续电池研究。其中,就有一份简历投向了华为的相关研究岗位。

在与华为的接洽过程中,数据通信研究所率先递出了橄榄枝:

" 我们也有数学物理建模的需求,不过是做网络的,你喜不喜欢?"

管紫轩的第一反应是:" 那我没学过网络,你们喜不喜欢?"

实际上,尽管管紫轩有着非常硬核的履历,但这话确实不是谦辞。在网络这个计算机领域,他当时几乎是 " 白板 " 一块:面试时连 TCP 都说不明白。

面试官却表示,问题不大。加入华为后,管紫轩才了解到,对于他这样跨学科背景的科研人才,研究部门看重的不是具体的某项技能,而是基础学科背景带来的思维方式。

在企业里搞科研,是 " 拧螺丝 " 吗?

话说回来,虽然面试阶段华为表现出了积极沟通的诚意,但入职之前,管紫轩仍不免像外界一样对企业科研抱有疑虑:

为了追求效益,企业里的科研是不是都是短期项目?" 短平快 " 的节奏当中,个人的研究能力是否会被忽视,工作做着做着就成了 " 拧螺丝 "?

带着这么点忧心,管紫轩很快就对这件事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在数据中心搞网络,少不了在功能大规模上线之前做方案验证。这时候,就需要先把原本的方案做一个小规模的抽象。

这个抽象可就有讲究了。一方面,需要利用统计学方法,找出原版大规模方法里的统计特征。

另一方面,管紫轩的 " 武艺 " 就派上用场了:利用数学物理建模,把大规模方案抽象成简单的模型,使其能在两三台机器上完成验证。

也就是说,虽然是围绕网络的方法研究,但问题本身并不单纯是网络 / 计算机问题。在整个研究推进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们更多需要做的是把一个大的问题从小的角度抽象化,找出其中更本质、更有代表性的解释。

经此一役,管紫轩意识到,在这其中,不只是计算机领域的人才能够有所发挥,来自其他基础学科的研究人员也具有很多话语权和研究的空间。

事实上,在管紫轩所在的实验室里,十几个人中学什么的都有,有人学生时代是搞光学的,也有人出身数学 / 统计学背景……

所以日常的工作模式其实是这样的:在数据中心这样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当中,大家各自从不同专业领域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研究方式,而是以开放的态度在学科交叉中去碰撞出火花。

在慢慢把握住了其中的 " 方向感 " 之后,如今,搞物理出身的管紫轩,已是数据中心流量建模和算法专家。

" 工作跟读博,预期没差太多 "

与管紫轩不同,清华毕业生王江对工业界的向往来得更早一些:硕士毕业,他就加入了华为数据库团队。

这里面也有一些机缘巧合:

彼时,搞计算机系统研究出身王江已经瞄准数据库方向,但其实同时在接触的公司不只华为一家。可要说跟哪家公司聊得最多,那还就是华为——正常面试流程 + 私下交流,前前后后聊了有五六轮。

王江最后决定选择华为,一方面是感觉华为给到的岗位方向最符合预期,另一方面,不能说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尊重无关。

说起来,王江也是一位 " 竞赛大佬 "。本科在武汉大学就读时,他就积极参与了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并拿下过一等奖。

这段竞赛经历对他影响颇深:信息安全竞赛其实是一项以项目为驱动的竞赛。也就是说,你要提出一个 idea,并围绕这个想法去做实验、做研究,最终提炼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这个过程和搞科研发论文是很相近的。

因此,在读不读博这件事上,王江也并非没有过犹豫。

只是这份犹豫在投身职场 4 年之后,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 这几年的工作,我觉得跟读博士的预期没有差太多。"

对于王江来说,在华为做数据库研发,遇到问题时,仍然可以将其视作研究课题去解决。并且因为和产品一线有更紧密的联系交流,每一次具体问题的突破背后,往往还蕴藏着更多值得挑战的东西。

而当他沉下心朝向具体的研究目标迈进,其中成果便在四年里逐步落到了实处。华为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 openGauss 背后,就有王江团队的贡献。

王江先后主导了其中轻量级事务管理器、高精度时钟、In-place Updete 引擎、异地容灾等数据库特性的研究、设计和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 openGauss 2020 年才正式开源,但华为在自研数据库方面的技术积累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年前。

也正是这一点,深深吸引着王江:" 把一些比较难的技术方向做深做透,是系统方向的研究人员应该做的一件事。"

科研只是 " 锦上添花 "?

事实上,管紫轩和王江曾有过的犹疑,正是外界对企业科研普遍质疑的投影。

近几年来,伴随外界环境的变化,企业科研往往被认为 "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

毕竟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比起在更长时间维度里才可能显现的技术先进性,短期可见的利润收益优先级更高。

于是,在宽松的环境里,研究部门成为企业标榜技术实力的招牌。但一旦风声缩紧,作为 " 成本部门 ",不少工业界实验室又成为最先被 " 优化 " 的对象。

即便是向来有 Meta" 金字招牌 " 之称的 FAIR,也难以避免在收益压力下,被打散重组。

但至少现在,身居华为 " 象牙塔 " 中的人们,似乎并没有那么焦虑。

在管紫轩看来,尽管这几年来华为面临着不小的外部压力,但他在内部感受到的震荡其实远小于外部:" 我们感受不太到这个变化,因为有人在替我们遮风挡雨。"

一方面,产品供应的压力更多被一线产品团队所承担,并且这些前方 " 打粮食 " 的 " 军团 " 还一直在给予后方研究部门正面反馈——长期科研投入带来的技术优势,被产品部门视作竞争中最有利的 " 弹药 "。

另一方面,华为并未因为外部的变化就缩减对研发的投入:

2019 年,华为在研发方面投入 1317 亿元,占全年收入的 15.3%。

2020 年,华为研发投入为 1418.93 亿元,同比增长 7.8%。

2021 年,华为研发投入再次创下新高,达到 1427 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的 22.4%。

甚至就是在逆风之中,华为 " 天才少年 " 计划正式启动,不仅是向外界释出信号,也是对内向研发人员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周红曾表示:

" 我们现在对于未来的所有想象可能都是保守的,我们只有大胆提出假设、大胆提出愿景、敢于打破既有理论与技术瓶颈的条条框框,才能大踏步前行。"

科研之于企业,其实从来不只是 " 锦上添花 "。从科学假设到真正的商业创新,虽难免长路漫漫,但艰苦的求索之后,所能摘取到的果实往往也是无可替代的:华为的 5G 技术,便是一例。

" 兵马未动,科研先行 ",顶尖人才当然希望有这样的应许之地,但现实的挑战往往是:究竟有多少企业能真正坚守住它?

热门阅读:352X83空气净化器开箱,是否完美?<\a>

其他人还看了

1199元,联想推出小新100智能投影仪:华为海思处理器,亮度达700ANSI流明、无广

「小米」手机影像横评:2022年,哪台设备能拍出「最好看」的照片?

alpaloo华为什么牌子(alpaloo是华为哪一款手机)

华为20i返回键在哪(荣耀20i怎么设置返回键)

华为gt和荣耀magic手表区别(华为gt和荣耀magic买哪个好)

哎呦不错哦,赞!(653)

郑重声明:本文“「华为」竞赛大佬在华为:网络专家出身斯坦福物理系,还有人“工作跟读博差不多””,https://nmgjrty.com/shumacp_488667.html内容,由量子位提供发布,请自行判断内容优劣。

上一篇:「ai」千万别让富坚义博看到这个

下一篇:「酷睿i7」配12代酷睿i7ThinkPad秒杀到手价5999元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