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买科技-分享、推荐高性价品牌产品购物排行榜!

智能灯光系统贵吗?如何选智能灯才不会被坑?

iN在 真实性核验

认证:五金电器优质原创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18 15:03 来源:什么值得买

浏览量:2184 1180次收藏

分类:五金电器 灯具灯饰

本文有2259个文字,大小约为10KB,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灯具的发展已经有将近170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一种完全的老物件了。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所以人都巴不得在任何东西上安装上智能芯片让它们“智能”起来。前几年iN还在和一个酷爱电子产品的朋友开玩笑。当时他递给了iN一个曲别针。iN还煞有介事的问朋友“这个曲别针是几核的?”……一语成谶。现在真有带NFC芯片的曲别针出现了。

带有NFC近场通讯芯片的大头针

主要用在堆叠的散页资料的快速查找和检索。不服时代的进步还真不行啊。

作为一个比大家想象的工作时间都长的IT工作者来说。本来iN是应该比较推崇智能设备的。但恰恰相反。iN对大多数智能设备都不怎么感冒。毕竟现在的所谓的“智能”仅仅是一个无线遥控+一点自动化操作而已。并没有达到iN所认定的真正的智能化的水准。

即便如此也没有妨碍到iN把墙面上所有的开关完全抹除。是不是比很多家更极端一些。不留后路的将所有墙面开关的位置已经封死了。

已经基本上做到了整套房子墙面上没有一个开关面板。只是在墙面上保留必要的插座。

粗略地算了一下全屋一共设置了43盏灯。只有一盏门口玄关处保持常亮的灯不是智能灯。剩下的其实都是智能灯具。确切的说是自动化的灯。

先说iN的选择和思路。看了以后可以作为大家的一个参考。以免被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智能灯”坑了。其实并不是为了“智能”而“智能”。如果不明就里就直接安装智能灯。最终只是自己坑自己。

首先是协议。现在市面上有各种不同智能灯具的产品。如果再细分这些不同产品。首先就是使用协议的不同了。有的灯具使用蓝牙控制、也有的灯具可以直接接入WiFi、还有一些灯具使用的Zigbee协议。甚至还存在利用电线的电控信号来控制灯具开关的有线智能灯。

林林种种的智能通讯协议在市面上能见到的不下十几种。这就造成了消费者需要站队的问题。首先我们就要选择一个最有发展性的协议。原因很简单。灯光设备无论如何也是房子内的基础设备。大多数人的一间房子恐怕是要住上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初装宽带的时候。从最早的Modem到ISDN再到ADSL直至今天的光线很多家庭在10多年的时间内至少经历了2-3次不同的宽带设备的变化。这其实是技术的进步。也是不同通讯协议或通讯形式的转变。互联网短短的“最后一公里每”几年就会迭代一次。我们怎么能相信家里的智能设备所使用的标准或者协议会一用几十年呢?

这种变化会带来的问题就是你不知道十年甚至二十年后你在家里某个灯泡坏掉还有没有可能从市场上购买到符合你家标准的灯泡。如果不能恐怕就要面临着几年之后家里的基础设施要做一次大幅度的升级。

iN自己所选的所有智能灯都是支持ZigBee协议的。原因很简单。虽然WiFi、蓝牙在数码设备上占有率很高。但在智能设备上ZigBee才是真正的王者。

灯具灯饰

而且从今后十几年的发展来看。ZigBee联盟已经傍上了由苹果、Google、亚马逊、三星、昕诺飞等一系列大厂所组织的Matter协议工作组。这个Matter协议可以预见是未来十几年内首屈一指的智能家居协议。所以ZigBee设备也是可以搭接到这个新协议中的。

到时候ZigBee设备只需要很少的费用或者免费升级就可以支持Matter协议群。这就是应对发展的必要性了。

其次看厂牌产品线。这个看厂牌产品线主要看单一的一个厂商能提供出来的一个系列的智能灯具种类和品目有多少。是不是可以真正的覆盖自己现在以及可以遇见的未来的需求。例如前两天和大家说到的。iN起居室的基础照明是依靠一个灯条来完成的。

这个灯条通过向天花板打光照亮整个起居室。

在客厅天花板吊顶的时候。iN就已经开始安装这个灯条了。如果你有需要用到这个灯条的需求。就直接枪毙掉不能提供这种灯条的智能灯的品牌就好了。

当然了在iN的这次工程中。这种灯条出现的频率其实很高。卫生间镜前的顶灯也是这种灯条。只不过增加了一个外罩。

甚至之前提到的青空灯。内部的光源也是这种灯条。

所以从协议之外要看的就是这个厂牌的智能灯产品线上能不能提供你所需要的所有灯具。

如果一个厂牌的某个灯很棒。但是很难覆盖你的全部需求。那么就只好舍弃厂牌。这不是简单的取舍和妥协的问题。而是你家的照明系统需要完全统一性的硬性要求。

然后咱们说排除。有一些灯虽然是灯具。但没有必要用智能灯。这种类型的灯具控制在极少处几个就可以了。

例如刚刚提到的玄关处有一盏7X24小时常亮的灯(这个灯也是个神品。回头值得单独开一个文章来说)。它的任务就是常亮。不分昼夜地照亮玄关处。因此在安装这个灯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对这盏灯的控制。只要屋里有电就亮着。所以这类型的灯只要考虑光源的特性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加入到智能系统中。如果非得硬加进来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看。上面家居面板上会一直提示着一个“灯开着”。是不是就严重地干扰了智能家居的应有功能呢?

所以一部分绝对不需要控制的灯具是没有必要搞成智能的——这就是排除。如果按照我们IT的说法。它叫做“系统外”。

再然后就是灯具的一致性。这是很多小厂的硬伤!一个小厂可能会出一个智能灯泡。再出一个智能的筒灯或者射灯。这时候你会发现这两组灯具虽然都工作在3000K的色温下。但是你会发现他们的颜色还是有很大差别。甚至就是相同型号的灯具也没能保证色温的一致性:

这就会让人很别扭了。当然了。这些小厂子做的东西本身质量就不是特别稳定。因此大多就只会告诉你一个冷白色或者暖白色的说法。而不告诉你具体的色温数值。发现不一致也会和你狡辩“哪能有完全一样的呢???”

但真正的大厂产的智能灯色温稳定性和准确性可以做得很高。

例如iN现在用的这套智能灯具。当室内有其他灯具的时候。会给出其他灯具的色温或者色彩的参考点。让你可以准确的调整统一的色温。当然了。前提是你家的所有灯具的色温是准的。

在变色温的智能灯具上不仅仅要求色温是一致的。而且还要求色温改变的曲线也是一致的。这就得在选灯具的时候亲自去测试了。

现在咱们说功能性。功能性和价格是成正比。这也是大家讨论智能照明系统贵不贵的最主要切入点。

要先明确一定。智能灯并不是依靠APP来开关的灯(虽然它能)。想开灯先拿手机调出APP再点开灯……额有点傻吧?智能灯再加个遥控开关来开灯(虽然它能)。是不是就有点脱掉裤子再排气的感觉呢?甚至半夜从床上坐起来发癔症一样的喊“小爱同学 开灯”(虽然它能)。是不是也会让人感觉很脱线呢?

首先智能灯是需要配合传感器来使用的。传感器来测算室内的亮度和是否有人。并提供合适的灯光照度来补充室内光线的不足。这也是为什么iN可以取消掉所有墙面开关面板的原因。依靠合适的传感器可以让照明成为室内无感的功能。真的是不需要刻意的开灯或者关灯。当室内光线不足的时候。可以自动地依靠算法来补充光照度。在合适的时间里给予合适的照明等级。

通过合理的设置传感器。传感器比开关要好用得多。但这是智能照明系统中一笔显著的成本。

其次灯具在不同的时间点和不同的场景情况下亮度、颜色、色温的不同组合也是智能灯具的卖点所在。它们不像传统灯具一样仅仅提供某个点位的特定亮度的照明。而更多的是要提供出适合此时此刻这个点上的颜色、亮度和色温。这些功能都是依靠算法来支持的。真正部署带有这些功能的智能灯价格的确是不低。

最后就是细节功能。细节是魔鬼。有的智能灯的开关使用了继电器。在继电器工作的时候会有“啪”的一声噪音。这种声音很不体面。尤其是一间房间内很多灯一起打开的时候形如炒豆。但不用继电器用mos管电路。这成本其实就上去了…… 或者很多智能灯在亮和灭的时候就是控制电流的通和断。灯泡在打开的时候就瞬间变亮了。

灯打开瞬间变亮不是常识吗?为啥iN这矫情?在传统灯具开灯的时候。你按下开关。灯亮了是一个常见的场景。但是如果是利用传感器。在很暗的场景中灯忽然打开。是不是有一种小偷摸黑进门后。主人猛然间打开灯的感觉呢?你一点点体会。

正常的配合传感器的智能灯。在你不预期的情况下打开应该是在1-2秒内缓缓亮起。这有助于降低使用者的心理压力。当然了。这也是细节上要付出的费用。

最后就是你对智能灯系统的开拓精神了。在iN这边还真有一个墙面开关……被iN显著挂在机柜上了。当然了。这只是临时扔在那里的。

等卫生间装好了后。会放在卫生间墙面上。还记得这个镜前灯吗?

这个开关可以快速地切换镜前灯的场景效果。它模拟的是晚会、

灯具灯饰

会议、户外、餐厅等不同场合的灯光特点。适合出席不同场合的灯光模拟。用来快速确定妆容效果的设计。

这也是智能灯光在实际应用下的一个应用案例。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其他人还看了

你们说的大路灯,我买回来了

盲订翻车,yeelightDraco屏幕挂灯

给孩子架起一道视力保护网,爱德华天使之光2专科级护眼灯上手评测

年轻人的乌托邦,可能在厨房里!教你用米家必备单品打造智能厨房

我想劝一句,别被高色显骗了,那玩意真的没啥用

哎呦不错哦,赞!(705)

郑重声明:本文“智能灯光系统贵吗?如何选智能灯才不会被坑?”,https://nmgjrty.com/wujindq_429037.html内容,由iN在提供发布,请自行判断内容优劣。

上一篇:媲美松下神灯的3A级护眼台灯只要不到100块钱?这波我冲了,雷士照明护眼台灯简单晒

下一篇:开门靠刷脸,从此和钥匙说再见!VOCT11Face人脸扫描门锁体验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推荐

tags标签

返回顶部